近年来,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一直以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制造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完善协同育人“大就业”工作格局。学院深刻认识稳定和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五措并举,综合施策,靶向发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浙江机电职院召开2022届招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一把手工程引领,确保工作执行有力度
学院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由党委书记汤兆武、校长贺星岳任双组长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处室主动配合,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高水平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就业工作制度,修订了《威尼斯》等制度,明确了人员、机构、职责与激励,把就业队伍建设、就业困难生帮扶、就业服务满意度、毕业生调查满意度等数据作为二级单位考核重要指标,层层压实责任,为保稳定、促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党委书记汤兆武带队访企拓岗走进优秀校友企业锦阳集团
院长贺星岳带队访企拓展岗走进校友企业思滕电商
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推进校企协作有效度
为充分发挥高校书记、校(院)长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作用,学院制定了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方案。汤兆武、贺星岳亲自联络、亲自走访、亲自拓岗,赴浙江机电集团、浙江纺织进出口集团、锦阳集团、海宁天通集团、杭州中烟、京东方集团、上海铁路局、大华股份等头部优质企事业,采用引进来、走出去,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通过书记校长拓岗专项行动实现了1000余名毕业生就业,在拓岗同时校、企双方围绕产教融合发展、产业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方面深入洽谈,同时也推动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
就业服务月“引进企业”,学院连续组织两次线下招聘会为学生就业精准服务
党员率先垂范,深化就业帮扶有温度
学院建立了一支由招生就业处牵头,以各学院书记、院长、学工队伍、班主任为主体的220余人专兼结合的就业工作队伍。分院党总支书记亲自带头,实施“1+10”教师加毕业班学生网格式服务,从传统的就业“面服务”聚焦到每个学生“点服务”。学院与二级学院一周开展一次培训交流,提升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如数字商贸学院开展“一人推荐多岗”主题活动;增材制造学院开展“就业最后一公里”主题活动;自动化学院开展“党员送岗”主题活动;创意与设计学院开展“委员有约”主题活动;智能制造学院开展相约“智造”助力优质就业主题活动;智慧交通学院开展“交通稳拓先锋行”主题活动;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升本有我”主题活动;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开展“助ITer成才”主题活动等,并成立由分院党员与学生骨干组成的学生招生就业服务团,忙碌在就业系统维护、信息收集、信息推送、政策答疑等各个角落。
学生就业服务团助力就业帮扶
校企产教融合,拓展就业途径有宽度
学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浙江能源学院,实施共同招生就业机制,即先招生再就职模式,让学生就业环节前置。学院还先后与浙江能源、上海大众、特斯拉等优质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设置课程体系、联合配备师资团队、联合实施考核,从二年级开始联合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外,学院与浙江大华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杭州汽轮铸锻有限公司、宝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杭氧铸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紧密合作,采用企业内部大学订单模式,先后开设现代学徒制班20余个,先后培养1000人。与杭州大和热磁有限公司、浙江森赫电梯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诺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紧密合作企业与学校自动化学院采用双元制培养订单模式,先后开设订单班30余个,先后培养1200余人。
人才数字画像演示图
依托数据平台,夯实就业基础有深度
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院充分依托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拓宽就业“云渠道”,精准发布求职招聘信息15000余条,毕业生积极参加各类线上招聘、远程面试。学校就业网站开通短信精准推送功能,企业发送招聘信息后,岗位信息能够直达学生手机。
围绕“政治思想”、“学业发展”、“职业发展”、“身心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多维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画像,力争为人岗精准匹配做好精准支撑。同时,学院建设校内云招聘室,实施开放式管理,毕业生通过人脸识别直接进入,可全景展示给面试单位,让就业服务更精准。
为更好地服务毕业生,学院双高建设任务中三年建设三个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工作坊。数智生涯工作坊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工作坊为学生开展一对一咨询辅导、职业规划课程研究及匹配教材开发、线上岗位精准匹配、职业测评指导、职业规划讲座等系列活动,努力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和支持指导。